江山如画|山西新绛景区“升级迎客” 千年古城激活文旅新活力
作者 杨佩佩 赵玉涵
厚重历史积淀和众多文物遗存,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,是其独一无二的人文印记。不久前,当地打造由绛州大堂、绛州三楼、绛守居园池等组成的绛州署景区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“升级迎客”让这幅千年古城画卷再增发展底色。
28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新闻网、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山西)正在进行,采访团在山西多地感受“黄河文化”“根祖文化”“晋商文化”等。
图为绛州大堂。(资料图片) 赵为民 摄
新绛,古称绛州。春秋时期为晋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核心区之一。隋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,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。其历史悠久,文物资源丰富,该县范围内拥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724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。
每逢周末或节假日,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城市地标,绛州署景区人流如织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此饱览古建风貌、感知厚重历史、领略特色民俗。
新绛县博物馆馆长刘媛媛介绍,绛州三楼(钟楼、乐楼、鼓楼)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三楼并峙,呈“鼎”形排列,钟楼在南,乐楼在东,鼓楼偏北。钟楼始建于北宋,鼓楼和乐楼现存木结构均为明代遗构。
穿过鼓楼门洞不远处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绛州大堂,始建于唐代。大堂北壁嵌有《文臣七条》碑,上书“敕宋真宗赵恒御制”,从清心、奉公、修德、责实、明察、劝课、革弊七个方面,对文臣职业操守、为官职责作出明确规定。
“目前,绛州大堂遗址考古发掘6300平方米,发掘有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不同时期建筑基址遗存,及陶片、瓷片、铁钱等文物一万余件。”刘媛媛说,这都是古绛州文化脉络绵延千载的历史见证。
绛州三楼(钟楼、乐楼、鼓楼)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资料图片) 赵为民 摄
与绛州大堂相连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隋代州府园林——绛守居园池,其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均有重修,虽历经1000多年的历史变迁,园池的地形地貌仍保存较为完整。
近年来,新绛县整合资源,挖掘州府衙署文化内涵,打造了绛州署景区。绛州署4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是2023年新绛县的一项重点工程。生态停车场、智慧景区建设、完善景区旅游标识标牌……当地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,丰富提升景区文化内涵,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新绛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俊霞介绍,景区已建有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,为满足游客需求,当地又建一处7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,以及一处高标准的旅游厕所,并完善景区旅游标识标牌。
“我们不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,配备导游无线讲解设备、完善智能语音讲解系统、启动智慧景区平台项目等。”王俊霞说,同时提升景区服务质量,印发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等旅游指南手册,加大对讲解员的培训,策划景区内小演艺,丰富游客文化体验。
与绛州大堂相连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隋代州府园林——绛守居园池。(资料图片) 赵为民 摄
近年来,新绛县强力推进绛州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,考察调研学习、对接一流专家团队、优化提升古城规划、完善基础设施,稳步实施重点项目,“一河穿城过,一轴连古今,两城同辉映;文旅相融合,产城互促动,宜业更宜居”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山西)由临汾市委宣传部、临汾市委网信办、太原市委网信办、晋中市委网信办、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、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山西分公司共同承办,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。(完)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[国内]赵丽颖发文回应为野蛮生长角色增肥:我不是故意长胖的,演着演着就胖了
- [汽车]AITO问界M7下调3万,对比理想L8你就知道物超所值
- [综合]全球每月有1290亿个口罩被废弃,它们最后去了哪?
- [综合]“怀念伟人,不负韶华;感恩有您,共赴璀璨”——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
- [科技]创维光伏再度携手中国航天太空创想,不断学习航天品质
- [国内]中国服装深度融入世界 国产服装超全球半数
- [健康]抗癌路上的不屈与希望!罹患“癌症之王”的她绝地逆袭
- [国内]明星曝光直播带货报价:赵露思和白鹿报价80万,虞书欣仅30万
- [健康]一洗澡就想“尿尿”?背后5个因素,最后1个值得关注!
- [国内]多地要求“不得按食品销售槟榔” 媒体:槟榔产业之争还有三大疑问待解
- 亏损的高尔夫球场,如何走出困境?
- 文创赋能高质量发展!2022广州市南沙区第二届文创大赛颁奖典礼圆满举办
- 邀全国湘菜品牌,来湘味竞技场巅峰一战
- 新婚夜护士新娘给新郎扎针输液: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急诊护士,老公婚礼前感冒了
- 大量肥美的海肠涌上烟台海滩:号称“海鲜之王”!市民:感谢大自然的恩赐
- 曼联喜提4连胜,安东尼破门,玖鼎看英超强强对决
- 山东烟台一女子回老家给父母做饭,结果将土炕烧成“仙境”
- 极为罕见!木星冲日将在2023上演,错过这次机会得再等107年
- 山东某企业公告卖出200斤铑粉:价格高达3.4亿,世界上最贵金属
- 山东青岛地标石老人一夜雷电后坍塌,官方回应: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及近期天气原因